SBL週記041228

SBL進入第二週,雖然和去年的盛況比起來,票房似乎有稍微退燒的現象,但球場上給球迷的驚奇有增無減。你只要看看,去年打進冠軍戰的裕隆和新浪,目前戰績分別是1勝2負和0勝3負,就知道本季SBL的競爭有多麼激烈。

顯然,球員還是認真的,球隊在去年首季的經驗,加上季外盤整之後,都更積極用心的整頓戰力。但執行單位的努力,可就要打上問號了。一個聯盟想要成功,在度過處女季的新鮮感之後,必定在第二、三年遭遇瓶頸。過去的中華職籃,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範例。

甚至可以說,SBL的成敗,是否能夠永續經營,這兩年是決定性的關鍵時刻。如果和以往的CBA一樣亂七八糟,為短暫利益爭吵不休,失去遠見與和諧,SBL很可能再成為另一個短命的聯盟,台灣籃球將再度面臨冬天,不可不慎!

●上週最佳隊伍:緯來獵人
換了東家、改了隊名的緯來獵人,連續兩週手氣熱得發燙,本週以113-100大勝台銀,再以77-72勝裕隆,以四連勝的戰績在SBL獨走。在各隊都還處於調整期的階段,緯來似乎早已熱身完畢、進入狀況。

先前曾經分析過,外線的穩定度一向是緯來戰力的指標。他們已經堅實的內線,在黃春雄加盟之後再添保單,這兩週李啟億、楊哲宜、林佳皇和胡裕偉的外線則非常穩定,熊仁正和陳暉也偶有佳作,使各隊對緯來幾乎無技可施。

緯來的半場攻勢,在不停歇的外線火力支援下,內線也打得更加輕鬆,似有擺脫「打點隊伍」的趨勢。新人高天麒擔任替補控球的表現可圈可點,使教頭鍾枝萌擔心的問題又少了一個。

此外,緯來在前兩週完全沒有進攻熄火的老毛病,因此能夠以順暢的進攻來主導球賽節奏,打起比賽來也更沒有壓力。未來值得觀察的是,緯來如何在手風不順、比數糾纏的比賽中贏球,這是他們冠軍路上的另一個大關鍵。

●上週最佳球員:李啟億(緯來)
李啟億在對台銀一役攻下28分,其中三分球投8中6,對裕隆之戰再進帳12分、15籃板。如同上週分析,他已經成為緯來攻守兩端最重要的人物。

和先前比較,或許是最近手氣較好,加上內線已有足夠戰力,李啟億在外線投籃的比例大增。他在高位可以分球、可以投籃的全能,使緯來的半場攻勢更加鮮活。

未曾長久觀察李啟億的人,總會覺得他的打球節奏十分詭異。感覺切不進去、無法投籃的角度,硬是被他切入、投進了。感覺拉不到的籃板,硬是被他搶下了。籃球場上怪怪的球員很多,怪卻又好用的球員則如鳳毛麟角。很幸運的,李啟億就是其中一個。

另外也有球員值得一提,同屬緯來的楊哲宜也依然保持巔峰狀態,兩場球分別攻下26分和17分。台啤的林志傑率球隊拿下一勝一負,79-78擊敗裕隆一役獨得33分,其中包括7個三分球,以76-83敗給東森一役則攻得23分、9籃板。

●上週最驚奇表現:
上週最令人驚奇的人物,再度由台銀球員蟬連。楊敬敏在台銀以89-76擊退新浪一役獨得35分,寫下SBL本季單場新高。

事實上,很少有人懷疑楊敬敏的能力。他有爆發力、有長臂、有速度、有身高,又有年輕的本錢。早從南山高中時代,他就被看好是鋒衛位置上的後起之秀。但楊敬敏最大的毛病在於信心不足,另外就是基本動作差了一點。

信心不足的症狀和內向的個性,使他的球技一年多以來原地踏步。台銀教練韋陳明想盡辦法要加強他的信心,口頭鼓勵、嚴格要求雙管齊下,也經常要求楊敬敏多站在媒體前發言,訓練口才和自信。

然而,球場上的表現恐怕才是球員最大的自信心來源。如果楊敬敏能夠將平均得分穩定在15分以上,而非三天打魚、兩天晒網,經過一季的磨鍊,應該會有快速的成長。

沈寂有一陣子的陳子威,則在達欣以99-79大勝新浪一役打出生涯代表作,是達欣在下半場打開比數的功臣,全場攻下23分,三分球投4中4。

●札記
— 和上季相同,新浪一開季就吞下三連敗。不同的是,上季新浪在三連敗之後一口氣拿下8連勝,本季是否能演出相同的傳奇,很值得觀察。

前後兩季的新浪有天壤之別,去年以老將為主,今年則由羅興樑、劉義祥兩人帶領一群娃娃兵出征,極為辛苦。除了王傳鑑表現尚可,高立民繼續維持小幅的進步,新浪的新秀們似乎尚未進入狀況。新上任的總教練劉俊卿資格雖老,但似乎還看不出他希望將新浪塑造成什麼樣的球隊。

目前的新浪,場上的球員迷惑,也讓場邊的球迷看得迷惑不已。

— 少了陳信安的裕隆,感覺上似乎少了三個人!這確實是裕隆在場上給人的感受。陳信安對裕隆而言,既是半場攻勢的發起點,也是攻勢不順時的「萬靈丹」。如今少了這副解藥,裕隆的半場攻擊陷入嚴重的瓶頸,除周士淵持續瓊斯盃以來的巔峰狀況,能夠靠外線穩定取分之外,其餘球員似乎都少了一根筋。

裕隆教練李雲光的觀察沒有錯,陳信安的球技固然重要,但以裕隆球員的整體素質,應該不到無法取代的地步,多半還是積極度和企圖心不夠。

人就是如此,習慣於能夠倚靠的肩膀,一旦少了肩膀,行事、態度就完全走樣。裕隆靠著紮實的防守,不至於會被對手海K狂電,但本身的進攻是否能夠發揮,拿到足以贏球的分數,就看李雲光如何妙手生花、激勵球員了。

●本週對戰組合
12/31(五) 18:30 緯來vs.新浪,20:30 東森vs.台銀
1/1(六) 17:00 台啤vs.緯來,19:00 達欣vs.東森
1/2(日) 17:00 台銀vs.台啤,19:00 裕隆vs.達欣

邁向2005年,新浪將在2004年最後一天出戰緯來,以目前狀況看來,新浪兇多吉少,連敗可能還要延長下去。緯來能將連勝紀錄擴大為幾場,也頗為令人好奇。而二連敗的裕隆,本週要遭遇達欣,少了陳信安將使裕隆格外吃力,即使三連敗也不意外。

SBL週記041221

超級聯賽SBL第二季開打,首週就驚奇連連,戰況全不在預料之中。從一個聯盟的角度來看,其實這是好事。誰想看結果事先就能預測得到的球賽?而SBL 2004-05球季的第一週,就給了我們許多的驚奇和想像空間。

本週最佳隊伍:緯來獵人
換了新東家,緯來獵人果然氣象一新,雖然去年的明星先發控球顏行書已決定暫時專注演藝事業,陣容補強的緯來仍先後「獵」下達欣和東森,開幕戰以90-82勝達欣,第二天再以85-79勝東森。這並不容易,因為兩支球隊都是去年進入季後賽的隊伍。

緯來在季前補進黃春雄和熊仁正兩名老將,戰力和經驗更加完整,但大家都知道,多年來禁區單打是緯來的強項,外線準頭則是他們的阿契里斯腱。缺乏穩定的外線,加上經常有全隊集體失神的狀況,往往使緯來輸掉最關鍵的比賽,無緣冠軍。

開季的兩場勝仗令人振奮,緯來的外線準得不像話,楊哲宜、李啟億、林佳皇、熊仁正,以及板凳上的胡裕偉都有佳作。相形之下,緯來一向傲人的禁區反而退居次席。整體而言,緯來的團隊進攻打得相當漂亮,全場不熄火,無論是對達欣或東森,都在上半場就取得大幅的領先優勢。

由於外線的精彩表現,禁區內的賴國弘、林信華和黃春雄,感覺上尚未「熱身完畢」。控球除了陳暉,新入陣的高天麒還有待磨鍊,是較為薄弱的一環。但緯來如果能掌握既有的內線經驗、高度優勢,同時全季維持一定的外線投射水準,或許這會是他們挑戰冠軍的一年。

本週最佳球員:李啟億/楊哲宜(緯來)
李啟億兩戰分別攻下17、27分,平均23分,楊哲宜則有19分和23分,平均21分,兩人每場就聯手攻下44分之多,成為緯來最強大的得分點。

李啟億在緯來的重要性,一向有被低估的傾向。雖然他的動作來慢條斯理,打球看來懶懶散散,投籃看來怪里怪氣,身材看來不耐衝撞,但他的實際效用卻和一般人的印象完全相反,於攻於守,都足以扮演緯來的靈魂人物。

進攻上,高中打中鋒的李啟億有低位單打腳步和企圖心,在高位,他能夠持球突破切入,也能砍外線,近年來他的三分線更是不能小看。防守上,他有經驗、也有小聰明,通常必須應付對手最難纏的禁區角色,同時也靠著機動性成為緯來作用最大的補位防守球員。

我期待李啟億全季能交出亮眼的成績,因為他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未能被重視,透過一個完整年度的表現,會有更強的說服力。

至於楊哲宜,近兩年來在中華隊的磨鍊之後,逐漸成熟。楊哲宜結合速度和準頭,基本動作也不錯,是標準的最佳得分後衛/小前鋒人選。在緯來的系統中,他既是外線的冷箭手,也是快攻的箭頭,同時能夠靠自己的基本動作和爆發力切入、分球。

本週最驚奇表現
毫無疑問,本週最驚人的表現屬於台銀和吳永仁。和上一季相同,台銀開季也打出令人吃驚的戰果,若非後來傷兵成群結隊,球季中一度陷入超級大低潮,台銀會是SBL強調「驚奇」最佳的看板球隊。

本季的SBL各隊實力都有提昇,而且更加平均,幾乎每一隊都有爭冠希望。唯獨台銀在球季開打前屢遭重挫,主控許皓程和主力前鋒駱大偉都轉檯台啤,雖然補進上季效力中廣的200公分中鋒程恩傑,台銀仍再度被視為實力最弱的一隊。

台銀能和各隊比拼的,仍只有速度、體力、鬥志。在許皓程離隊之後,吳永仁則坐穩先發控球的位置,第一場出戰台啤就交出不俗表現,攻下24分、11籃板,三分球6投5中。反觀投效台啤的許皓程,大部份時間都坐在板凳上,心情如人飲水、冷暖自知。

台銀上一季以永遠奮戰不懈的朱永弘,以及宛如三頭獸的三名小控球為核心和各隊周旋。教練韋陳明曾描述,許皓程擅於組織,吳永仁擅於得分,簡明富則是最好的節奏改變者。如今少了許皓程,台銀在無法掌握籃板和禁區空優時經常陷入困境的半場攻勢,面臨更大的挑戰。

在開幕戰打出好采頭之後,我相信台銀仍和去年一樣,會擁有很多希望小蝦米报倒大鯨魚的球迷為他們加油,我也是其中一個。

札記
* SBL上一季的三大球星,在開幕週似乎都不甚得意。遠赴美國挑戰ABA橘郡破壞隊的陳信安,由於工作簽證遲遲未下來,至今仍無法上場比賽。留在台灣的田壘、林志傑,田壘在首戰雖交出20分、6籃板成績,卻也有7次失誤。達欣教頭劉嘉發顯然相當不滿意,一度送上替補球員,讓上一季幾乎每場都要打滿全場的田壘坐在板凳上。

林志傑在首戰投20只中6,又陷入單兵作戰的困境。台啤之所以能贏得百萬挑戰賽冠軍,除了林志傑的個人火力,其他球員如何守正、許皓程、哈孝遠的支援是最重要的因素。首戰敗給台銀的結果,勢必在台啤意料之外,也是開季的當頭棒喝。台啤和「野獸」林志傑都需要盡快走上正確的道路。

* 重組之後的新浪,留隊者和離隊者在第一週也都頗為失落。轉至東森的周俊三,首役未能有突出的表現,轉至緯來的熊仁正還可以,黃春雄仍在找尋新隊友和比賽的感覺。留隊的羅興樑和劉義祥,成為新浪唯二可以仰賴的得分火力,在眾多年輕十歲的隊友之中,卻顯得有點格格不入和寂寞。

* 值得注意的是,本季是SBL重回籃協運作的第一年。觀察下來,媒體聚焦的程度不如去年,報導篇幅有所減少。開幕兩天的票房雖然維持平盤,卻未能滿座,對才進入第二年、應該尚未失去新鮮感的SBL而言,是一項不得不小心以對的警訊。

本週對戰組合
12/24 台銀vs.緯來、裕隆vs.台啤
12/25 新浪vs.台銀、台啤vs.東森
12/26 緯來vs.裕隆、達欣vs.新浪

本週對人手突然間短缺的裕隆是重大考驗,要對上台啤和緯來兩隊。裕隆先是少了陳信安,又少了養傷的邱啟益和吳志偉,一向傲人的陣容面臨強大的挑戰。很可惜的是,陳信安vs.林志傑的大戲無法再度上演。

NBA隨筆(12/8)

NBA雖然只開打一個月出頭,這卻是一個令每個人都感到驚訝的球季。從溜馬和活塞和球迷的群架事件,再到各隊表現和季前預測大相逕庭,也許令人感到錯愕,但事實上,這卻是NBA的趣味所在。

如果NBA的結果都和球迷、球評的預測一模一樣,完全沒有意外、沒有變化,那麼,NBA也不會如此迷人了,不是嗎?

●M & M
在所有明牌球星的轉隊中,最受矚目的應該是歐尼爾由湖人轉至熱火,以及麥葛瑞迪由魔術轉檯火箭。自然而然,火箭和熱火的前途都被看好。

到目前為止,歐尼爾的表現正常,和湖人時期不同的是,在轉換環境之後,他展現了較為強烈的求勝慾。至於被稱為「M & M」的麥葛瑞迪、姚明搭檔,個人表現不壞,麥葛瑞迪平均21.8分、5.6籃板、5.8助攻,得分比魔術個人秀時期稍低,可以理解。

姚明的部份就大有文章,本季姚明平均17.7分、8.3籃板,分創生涯新高,連續三年成長,但2.8次失誤也是新高,命中率49.8%則不到五成,罰球77.7%也是生涯新低。

數字上來看,似乎很難說姚明的表現不佳。但就球賽的內容來看,確實很難說明姚明是屬於「具有主宰力的中鋒」,或是全聯盟僅次於歐尼爾的第二中鋒。休士頓球迷和球迷都出現不耐,其中最批評最多的,就在於姚明的侵略性不夠。

筆者的想法亦同,只是有一點要值得說明。姚明從來都不是侵略性很強的中鋒,球迷、球評和火箭隊本身應該都要了解這一點。以「性格決定論」而言,姚明也很難在短短時間內突然擁有所謂的「主宰性」。

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,姚明目前的表列體重為310磅,但筆者認為可能不只於此。看今年的姚明,似乎在場上跑動頗為吃力,過去的機動性大為降低,而我認為機動力卻是姚明最為天獨厚的本錢,為了增加碰撞力而失去機動性,並不划算,應該取其平衡才是。

無論如何,火箭隊到目前只有7勝11負的戰績,雖然在列強如林的西區要獲得佳績並不容易,但確實不如大家的期待。也難怪火箭迷會喊出「炒掉范甘迪」的訴求,以戰術見長的范甘迪,應該及時作出調整,不要讓情況惡化下去,到下半季就很難追趕。

●群架後續
NBA球員工會和NBA總部還在針對溜馬球員禁賽令作角力戰,但總部聲稱,勞資協議中白紙黑字明定,「球場上」(on-court)發生的事件,總裁史坦擁有最後裁量權,換句話說,禁賽場次沒得商量。不過這件事還很有鬧,究竟最後禁賽場次是否能夠減少,還沒有人能打包票。

另一方面,警方的調查持續進行中。溜馬的菜鳥中鋒哈里森、以及後衛瓊斯,都被錄影帶證據判定有毆打球迷的行為。一旦罪行確定,大概也逃不了禁賽令,到時候溜馬的戰力會有更大傷害。

溜馬在三名主力球員禁賽後,反而眾志成城,目前還以10勝7負的戰績在東區挺住,只是,他們能撐多久?如果失去三名先發球員,還能在東區名列前茅,又證明了什麼?

但活塞的班.華勒斯已經服完六場禁賽令,重新出賽。活塞在第一個月的表現,實在不太像是冠軍衛冕隊,目前僅9勝8負。有人說活塞已被看破手腳,因此各隊都已經知道如何對付。

關於這一點,我持保留看法。活塞的風格確實很「學院派」,也不特殊、取巧,但學院派或傳統打法並不代表無法贏球,更別提活塞的防守仍有一定水準,而在我眼中,防守才是終極的致勝之道。

●到處都是驚奇
用「眼鏡碎滿地」這句話,已不足以形容本季的NBA戰況。東區巫師暫居榜首(10勝5負)?西區超音速(15勝3負)排名第二?火箭、灰熊勝率不及五成?快艇隊戰績11勝7負?有沒有搞錯?都沒有錯,以上都是事實。

相當令人驚訝的快艇隊,目前命中率、助攻數都排名全聯盟第二,令人難以想像。快艇球團的經營策略、球員的求勝意志、教頭鄧里維的執教功力,向來備受質疑,如今居然和使用同一個主場球館的湖人(10勝7負)戰績不相上下。我希望快艇能夠繼續挺下去。

以外線為主的超音速,在加入藍領前鋒佛特森(9.2分、6.5籃板)之後,竟然在射手艾倫(24.1分)和小前鋒路易斯(21.2分)兩名大將帶領下,一開季就衝出紅盤。許多人預測,以外線為主的隊伍,總有出現低潮的一天,也就是說超音速的戰績有朝一日會往下掉,但超音速目前似乎還沒有停手的跡象。

除了兩大得分手和加強禁區強度的佛特森,控球瑞德諾爾(9.6分、6.1助攻、每場僅1.6次失誤)的快速進步,也是原因之一。拉出這波季初高潮之後,原本前途岌岌可危的教練麥克米倫,可以眉開眼笑的和東家大談延長合約。

走了麥葛瑞迪的魔術,由於變動幅度太大,宛如一支擴張球隊,季初沒有人敢對他們的戰績打包票。但進行至今,老天將最好的結果給了魔術,傷後復出的希爾平均20.1分、4.7籃板、4.1助攻,只比傷前功力「差一點點」,由火箭轉來的法蘭西斯平均20.8分、6.5籃板、6.5助攻,仍是第一得分要角。

土耳其前鋒特克魯,上場26分鐘平均能攻下14分,效率驚人,狀元新秀霍華德則有10.5分、10.4籃板,雖然他還沒有一夫當關的能力或賴以維生的單打動作,兩個雙位數的紀錄已經是新秀之中不可多得的表現。魔術說不定是東區最可怕的黑馬之一。

巫師也在重大的交易之後竄出,由小牛轉來的傑米森,不如所料以21.9分和亞瑞納斯並列全隊得分第一,另一名後衛休斯也有19.4分。三支大槍撐住攻勢的結果,使巫師全隊得分僅次於太陽,名列全聯盟第二。

坦白說,我也未曾料想到巫師的表現會這麼好。但值得擔心的是,巫師至今為止仍是一支進攻遠勝於防守的球隊,它的團隊命中率和籃板均不及對手,長遠來看,如果想在漫長的球季甚至季後賽出頭,體質必須作出改變才行,否則季初的高潮有可能只是曇花一現。

寫在SBL第二季之前

是不是已經很久,國內的球賽沒能這麼讓人期待?但是,愈期待就愈怕受傷害,不是嗎?超級聯賽SBL的第二個球季即將開打,純球迷想必興奮無比,對於國內籃球的觀察者而言,則是喜憂參半…

SBL的開打令人欣喜,我也不例外,但醜話也必須說在前頭。以下,是SBL第二季開打前的幾個想法:

●籃協─球隊─執行單位─體委會
實際的說,籃協在SBL第一季處於被架空的狀態。SBL在體委會發想、促成之後,大方向和「政策」都由執行單位ESPN和Nike操盤。

以當初國內的籃球環境和氣氛,很少有人認為SBL會成功。但是在各單位和球員的努力下,SBL竟然大出意料的將台灣籃球再度炒熱。這是籃壇的福氣,卻也是一切風暴的開始。

人氣往往代表有利可圖,自處女季的下半段起,各隊和ESPN之間就因為錢的問題鬧得非常不愉快。在本季之前,一手促成SBL的體委會主委林德福下台,由陳全壽接任,決定SBL「政策面問題」的SBL委員會,則再度由籃協和球隊主導,同時排除執行單位在外。

這四方面的想法、作法和態度,將是SBL第二季以及未來成敗的關鍵。

首先,體委會新主委對SBL的態度如何?是否像前任主委那麼支持?要知道SBL首季成功的很大原因,是因為體委會為SBL搞定了場館的問題,也就是說使用、修繕台北體院,籃協和球隊一毛錢都沒出。那麼,未來呢?

其次,當初以三年時間接下SBL案子、卻被懷疑合約具備之合法性的ESPN,好不容易確立了第二、三年的轉播地位,至於Nike則已淡出執行功能,退回贊助商的位置。這一切對SBL是好是壞?大家不妨思考一下。

至於籃協和球隊,在日前的誓師大會又有點不快,當然還是因為錢的問題。球隊對籃協的不滿,並不是第一次,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。持平而論,籃協不應該該作的事沒作,卻見錢眼開,但球隊也大可不必對於籃協拿取合理的收入而抓狂。

●SBL的方向
籃協理事長王人達堅稱,SBL還是一個業餘的聯賽,籃協當然擁有主導的權利。事實上他這麼說並不見得有錯,也進一步凸顯出SBL的定位問題。

職業籃球的營運,自然比業餘籃球複雜得多,但以業餘角度來看,也有很多地方不像職業那麼「單純」。SBL是純業餘,恐怕說不過去,但它又絕對不是職業籃球。未來,是否有朝向職業化邁進的目標?天曉得!

以SBL第一季的狀況來看,這樣子的聯盟規模、球季,大概都符合台灣籃壇現況,球迷似乎也愈來愈支持,場外急著想投入的廠商所在多有,卻不得其門而入。看來,SBL如果繼續朝良性、正面的方向發展,是有邁向職業的可能性。

如果真正建立職業,在營運盈虧方面,都容易定出更清楚的遊戲規則,而不會像半職業或業餘一樣模糊不清。

問題就在於,各隊的想法如何?籃協的想法如何?邁向職業代表的意義是,既然以營利為目標,就要宣傳,就可能要投入更多成本,也就是說眼前至少要虧本個幾年。以台灣球隊向來短視的心態,他們願意嗎?如果不願意,那就不要提賺錢的事。

至於籃協的立場,顯然是不樂於見到職籃的成立,多年前中華職籃成立時如此,未來亦復如此。理由很簡單,職籃帶走了原本「屬於」籃協的球隊和球星,以台灣目前的現況,業餘籃球會處以真空。除非職籃和籃協能有某種程度的共生關係,如同歐洲系統一樣,否則籃協很難能接受。

無論如何,假如確立朝職籃邁進是共同的目標,必須定出時間表和進程,而這必須靠一群有遠見、有專業、不計較短期利益的人共同努力。以目前來看,大家已經為了眼前的幾百萬吵翻天,未來似乎還遠在天邊。

●變動=好?
SBL本季有很大的變動,九太、中廣分別更換東家為東森和緯來,同時易名出發。球員方面有著更多變動,新浪釋出老將周俊三、黃春雄、熊仁正,走上重建之路。台銀第一控球許皓程轉檯台啤,中廣中鋒程恩傑轉至台銀,東森、台啤互換中鋒哈孝遠和廖偉成,加上其他球員的簽約和離隊,變動幅度相當之大。

另外,顏行書短期內看來是會留在演藝圈發展,而裕隆的陳信安則赴美國挑戰ABA,本季不會在SBL出現。球員的變動,直接影響到各隊的戰力。

教練團也有不小的變化,原台啤領隊閻家驊如今身兼球隊總教練,先前教練團傅明仁、黃萬隆均離開,新浪也由劉俊卿接下總教練一職,胡再麟擔任助理教練。東森則由鄭金城接任總教練,劉華林轉任助理教練。

有變動,大致上看來是好的。國內籃壇以往即被批評有如一灘死水,動也不動。在種種變動之後,以百萬挑戰賽和季前熱身賽來觀察,上季SBL兩極化的實力落差是有了明顯的改善,本季各隊之間的實力更加接近,每一場球賽確實都難以在賽前預測勝負,這應該代表著SBL朝著正面的方向前進,也讓更多球員能夠轉換球隊,尋找自我的表現空間,這並不是以往球員能輕易得到的「福利」。

今年的變動,是否對SBL是好的?教練的更替,是否代表國內教練的水準更加精進?球員的來來去去,能不能進一步促成台灣籃球員的簽約制度,而非只停留在為人詬病的「口頭合約」?

●球迷要什麼?SBL能給什麼?
據個人粗淺的觀察,上一季的SBL,應該是近年來台灣籃球第一次能集各個層面、各個年齡層和各「族群」球迷於一堂。

對於為球星瘋狂的「追星族」,他們有了更多追逐的對象。對純粹喜歡看球的球迷而言,無論老少,他們應該能看到刺激、競爭激烈、又富有戲劇性的比賽。球迷是籃球之母,這句話的真實性永遠不會改變。台灣職棒也是在找回球迷之後,才重新張臂迎接第二春。

球迷要什麼?其實很簡單,高水準的比賽和組織、充足的資訊、舒適的看球環境,如此而已。

而在超乎預期的票房之外,SBL能夠給球迷想要的嗎?在資訊提供、宣傳,以及看球環境方面,顯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台灣球迷已經忍受次等,甚至劣等的看球環境多年,似乎也習以為常。但SBL不該只以「等巨蛋落成…」為理由搪塞,一個舒適的看球環境,並不只在硬體建設,還有其他很多很多事,SBL和籃協都可以作到,都可以事先規劃,都可以嘗試,都可以爭取。

寫在SBL第二季開打之前,喜憂參半,未來的半年內,我們會得到許多解答。現在我們所能作的,就是準備讓蓄積已久的籃球熱情爆發出來,let the game begin!

史坦克維奇盃觀後感

第一屆史坦克維奇盃在台灣圓滿落幕,從前幾天的一面倒戰況,到後兩天頻爆冷門,確實出人意料,但這正是國際賽扣人心弦之處。以球迷的角度來看,能在近距離欣賞到不同國家隊伍的表現,算是相當幸福的,特別是對很少主辦正式賽事的台灣而言。唯一讓球迷不滿意的,大概就是中華隊的表現了。

基本上本屆史坦克維奇盃的八支隊伍,菲律賓和科威特的實力顯然差各隊一截,本地球迷不熟悉的敘利亞和印度,表現則優於先前想像。以下,來談談我對各隊的感想:

●中華隊
第三名應該是個不算差的成績,只是一般球迷很難理解的是,中華隊在出戰南韓和卡達兩場比賽中失魂落魄、隊不成隊的表現。整體說來,中華隊的表現並不理想,特別是和瓊斯盃比起來。

中華隊在史坦克維奇盃之前,赴南韓移訓五場和各大學隊交手,結果是二勝三負。中華隊的表現據說受氣溫影響太大,而且是以賽代訓的狀況,所以算不得準。

對印度和科威特的大勝,當然不值得大書特書。中華隊真正的考驗,在預賽最後一役對南韓。很可惜的,中華隊居然在該役毫無章法,攻守失序,分別被南韓打出17-0和16-0攻勢,終場大敗。對卡達一役,進攻同樣陷入瓶頸,防守上也依然對卡達的高大鋒線毫無對策,終場還是大敗。

很多人都認為,這是中華隊史上難得一見的兩戰,完全沒有士氣、沒有對策,最後球員也完全放棄了比賽。中華隊教練團的訓練和臨場應變,很明顯的出了問題,否則不至於連續兩場出現如此難堪的場面。

球員方面,從美國ABA回來的陳信安眾所矚目,前幾場比賽陳信安確實展現不同以往的決心和信心。他的投籃更果決,出手姿勢也比以往更好。雖然他在對南韓、卡達兩戰也沒能打好,仍是中華隊在坐困愁城時刻唯一能仰賴的球員。

周士淵和吳岱豪是另兩名表現不錯的球員。周士淵未能先發,但持續瓊斯盃以來的巔峰狀況,目前他可以說是國內最擅於尋找中距離投籃機會,同時不浪投三分球的球員。今年仍只有19歲的吳岱豪,則如同ESPN球評所說,已經成為中華隊唯一能夠、敢於在禁區單打攪和的球員。雖然他的腳步、肌力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但他的膽識值得鼓勵和肯定;中華隊需要這種球員。

田壘帳面數字不差,但愈來愈偏向外線作戰,誠然是種浪費。在SBL十足風光的林志傑,則遭遇國際賽的瓶頸。我相信這項賽事對他會是很好的警惕和教材。

●卡達
卡達在瓊斯盃被中華隊打爆,這一次全員出擊,果然奪得冠軍而歸。卡達在美國教練史提賓的帶領下也有好幾年,在亞洲賽的成績逐漸爬昇,擠入列強之林,靠的除了高度,也因為他們的外線還有一定水準,並不是專打籃下的球隊。

身高203公分的慕沙(Yasseen Ismail Mousa)一直是卡達的靈魂人物,他的身手和美國黑人相比也許差了一截,在亞洲卻算得上是全能前鋒,未來也持續會是各隊必須應付的頭號人物。而慕沙年紀只有24歲,和陳信安相同,他的籃球路還很長。

198公分的薩伊(Erfan Ali Saeed)和188公分的阿都拉曼(Saad Abdulraman Ali),年紀也分別只有21和19歲。薩伊內外都有破壞力,阿都拉曼的外線手感不差,如果他們的表現能更穩定,搭配亞洲不俗的鋒線高度和彈跳力,卡達實力將是有增無減。

基本上卡達仍以製造內線進攻機會為第一目標,以半場進攻為本,在兩邊底線轉移,伺機單打或製造包夾後的外線投籃機會。卡達的阿契里斯腿仍在外線,一旦外線失靈,對手又在內線布下重兵,比賽就很難打。卡達爆冷敗給日本一役,就是明證。

因此,外線的穩定度會是卡達未來戰績的重要指標。

●南韓
南韓這一次只派大學明星第二隊與賽,從他們的表現來看,確實和南韓頂級球隊有差距。很不容易的是,南韓仍靠著一手神射打進了冠軍戰,這說明南韓籃球靠著強大的外線作根基,就足以在任何比賽創造奇蹟。

這一批南韓球員的內線能力,相對於以往的南韓代表隊更弱,但個個能投外線的特色卻是完全沒變。南韓陣中比較有名的球員,只有瓊斯盃亦曾來台的年輕控球金泰術。金泰術因傷在後兩役缺賽,他的傳球和組織還不算差,但得分能力略嫌弱。

趙成慜是此次南韓的第一射手,和他之前的眾多前輩一樣,手氣一來,三分球的神準令人咋舌。200公分的姜恩植是另一名較值得注意的球員。但整體說來,這批球員之中除了金泰術,未來恐怕沒有人能和國家隊沾上邊。

●日本
日本由克羅埃西亞教練Zeljko Pavlecivic帶領,來台陣容算是相當完整。近年來日本隊以2006世錦賽為目標,銳意革新、密集的比賽集訓,在球員陣容上也作了不小幅度的更新,以往國人熟悉的老將,除了199公分的古田悟之外均已不在陣。

在換血之後,日本隊的體能條件和速度都有明顯加強,也刻意將平均身高拉高。日本一向有守優於攻的傾向,這一批球員也不例外,永遠拼勁十足的人盯人防守,讓每一個對手都很難喘息。

日本拿下四勝一敗卻只在最後排名第五,怪就怪首戰被剛下飛機的敘利亞打爆,輸了26分,導致比分時落敗,無緣四強。但日本隊對本屆史坦克維奇盃的表現還算滿意。

身高203公分的雙胞胎兄弟檔竹內公輔、竹內讓次,繼兩年前的國際高中邀請賽之後再度來台,如今均已成為國家隊重點栽培的長人。他們也確實比兩年前更為強悍,擁有更多實戰經驗,特別是內線防守的強度大有提昇。

●敘利亞
初次在台灣亮相的敘利亞,應可說是最令人驚艷的隊伍。一般對敘利亞的印象,就是具有中西亞典型粗壯、同時粗糙的球風,事實卻大相逕庭。事實上,我認為敘利亞的團隊攻勢堪稱所有球隊中最好的一支。

敘利亞的靈魂人物,是生於1981年的190公分後衛瑪達利(Michel Madanli)。由於瑪達利腳踝受傷,最後一役坐壁上觀,導致敘隊遭中華隊慘電22分。如果瑪達利能夠上場,情況應該有所不同。

瑪達利的優點在於,他除了身材壯碩,擁有爆發力,能夠在內線作戰之外,他還有非常精準的外線能力,前三場比賽平均在30分上下,可見他的得分功力和破壞力。

而敘利亞的半場攻勢非常講究快速的傳導,隨時維持順暢的流動和跑位,因此能夠看來輕鬆的製造出投籃空檔。親眼見證之後,我相信未來在亞洲的戰場上,敘利亞是中華隊不能小看的另一支隊伍。

●印度
印度是非常陌生的隊伍,他們的主力鋒線體重不足,但高度不差,擅跳擅拼搶,經常靠第二波的爭搶拿到不少額外的進攻機會。印度在本屆賽事最搶眼的球員,首推被譽為該國籃球希望的206公分中鋒羅賓森(Sozhasingrayer Robinson)。24歲的羅賓森一對一單打的腳步不差,中距離、罰球都具有一定水準,是印度在預賽打出二勝一敗,甚至破天荒打敗南韓的關鍵人物,該役羅賓森獨得36分。印度恐怕很難在亞洲打出頭,但羅賓森的未來值得我們繼續觀察下去。

無形的那條線

台灣時間11月20日早上,「有幸」收看底特律活塞出戰印地安那溜馬一役的朋友,也「有幸」的目睹NBA史上難得一見的球賽,前無古人,後可能亦無來者。

●事件始末
我想,到現在為止大概沒有人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吧。簡單的來形容,此役終了前45.9秒,活塞Ben Wallace上籃,溜馬Ron Artest犯規。不料Wallace怒從心中起,一回頭就狠狠的以雙掌推撞Artest。

Artest起初並未反擊,此時Wallace還在節節進逼,兩隊球員紛紛衝進場拉架。Artest則整個人躺在計分台上,雙手枕著頭,似乎在看著Wallace的好戲,也有點幸災樂禍的味道。

一名球迷冷不防的將裝有飲料的紙杯(塑膠杯?)砸到Artest身上,此時Artest忍不住了,衝進觀眾席尋找「兇手」。隊友Stephen Jackson也跟著跳進觀眾席,此時溜馬球員也跟著跳進去拉架,場上則還有一堆兩隊球員在拉拉扯扯。

觀眾席上狀況愈來愈慘烈,許多球迷不但丟擲飲料,而且還加入戰局和球員混戰。回到球場上的Artest,一拳幹倒一名衝進場內的球迷。此時裁判終於宣佈沒收比賽,而溜馬隊球員在出場時,活塞迷愈想愈氣,火上加油,群集在出口通道上方倒可樂、啤氣,丟食物,甚至還有一張椅子飛進魚貫而出的球員群中。

在兩隊球員退場前,小歐尼爾也出拳毆打球迷。

由於比賽已無法繼續進行,裁判罕見的沒收比賽。而總裁David Stern也在隔一天先宣布四名球員暫時停賽之後,在週一作出處分。首先衝入觀眾席的Artest判罰全季禁賽,這將使他的禁賽場次達到73場,寫下NBA史上非使用禁藥球員的最多禁賽場次紀錄。

跟隨Artest衝進觀眾席打人的Stephen Jackson被判30場禁賽,小歐尼爾25場。另外,活塞的Ben Wallace禁賽6場,溜馬後衛Anthony Johnson禁賽5場。在第一波衝突中離開球員席的Reggie Miller、Chauncey Billups、Elden Campbell、Derrick Coleman均判罰一場禁賽。

這些禁賽均不給付薪資,也就是說Artest損失近500萬美元,小歐尼爾410萬美元,Jackson 163萬美元,Wallace 40萬美元,Johnson 13萬6000美元。在我們看來,幾乎都是天文數字。

●後續影響
這些禁賽令並不見得是最後的處份,別忘了NBA球員的好朋友─球員工會。球員工會一向以球員立場發聲,鐵定會提出申訴。但是根據專家的分析,由於這椿事件是發生在球場內,而非場外,依據現有勞資協議的規定,申訴空間很小。

此外,由於這場比賽剛好是全美轉播,鬥毆亂象盡入球迷眼簾,這一次的禁賽判決是由David Stern親自作決定。再怎麼樣,我也不認為Stern會否定自己的判斷。

至於原本很有希望問鼎東區冠軍,甚至總冠軍的溜馬隊,自然大受打擊。如果申訴不成,悲觀的來看,溜馬本季已經玩完了。Artest、小歐尼爾和Jackson都是溜馬的先發球員。即使後兩名球員在一月份重返陣容,先發少掉五分之三的溜馬要如何撐過這段時間,是個問題。

精神上的打擊則是另一個層面。溜馬整軍經武,本季好不容易補進Stephen Jackson加強外線,而Artest也似乎逐漸走出情緒衝動、行為失序的過去,正準備大展鴻圖一番。此時居然遭逢重大打擊,溜馬球團、球員的心理,想必是外人很難以理解和體會的。

至於另一個主角活塞,雖然至今表現不如上季,但禁賽影響並不大。理論上,他們會愈打愈好。令人擔心的是,溜馬在底特律贏了球卻慘遭球迷「修理」,聖誕節輪由活塞作客溜馬,看來印地安那波里斯球迷也會好好伺候活塞。我相信屆時NBA絕不會讓亂象重演,但這場全美轉播的球賽篤定是精彩好戲,看頭不會在另一場湖人對熱火(布萊恩vs.歐尼爾)之下。

比賽現場的失序,則讓活塞球團飽受責難。即使他們有千萬個理由,安全人員未能及時阻止亂象是事實,有人因此主張活塞球團也該受罰。在此事件之後,NBA各球隊加強球場保全措施,是必然的趨勢,也是不可不作的課題。

執法裁判也逃不了干係。活塞球隊主管就表示,球賽當時鬧了半天,裁判一直沒有判決出來,也沒有盡速將兩隊球員分開,導致狀況愈來愈惡化,才有後來的互毆事件。到目前為止,也尚未聽說裁判被懲處。

以我的觀察,也認為裁判確有失職之處,未能盡速處理狀況。或許是認為這只不過又是另一椿肢體衝突,而且比賽行將終了,衝突雙方看來也快「散場」。不料狀況再起,終於導致一發不可收拾。

有關球迷的暴力行為,當然也不可能無事開脫。底特律警方已經開始進行調查,接下來可能會有球迷被起訴,可能也會有一堆球員告球迷、球迷告球員和球隊的法律訴訟案件等著解決。

●深層思考
在24小時內,這椿衝突和暴力事件就成為全球體壇討論的焦點。球場暴力不是沒有,但這畢竟是NBA史上最嚴重的一次,究竟誰對?誰錯?

先出手的Ben Wallace當然有錯,但他的錯在裁判約束、管轄的範圍。Wallace之所以「只」禁賽6場,正因為這還是屬於球賽範疇的事件。

至於衝入觀眾席的Artest和Jackson,一般都認為犯了職業運動的大忌。球迷原本就是職業運動的衣食父母,基於「顧客永遠是對的」的消費者邏輯,無論球迷多麼惡形惡狀,球員「就是不能」上看台去扁人。

有球評說得好,身為職業運動員,你不能去跨越「那一道無形的線」,換句話說,也就是觀眾席和球場中間的那一條無形線。也有人說,一個籃球員,從國小時開始應該就會有「絕不可進入觀眾席」的概念─無論在任何情形下。

同時,球迷不得擅自進入球場,也是同樣的邏輯。那個走進球場被Artest一拳撂倒的球迷,雖不能說是咎由自取,但球迷的權益只停留在觀眾席上,你一旦走進不屬於你的地方,而且看來不帶好意,後果只有自己承受。

另一方面,也有球員認為,現代的球迷自認買票進場就是老大的心態愈演愈烈,動輒對球員惡言相向,如今更施以暴力,和球員「打」成一片。球員也是人,也要保護自己,也會有情緒起伏、衝動,這些球迷分明就是討打,不值得可憐。

這個議題上的看法不但分岐,而且是見仁見智,立場各有不同,很難討論出個結論和共識。

衍生出的週邊議題還包括:職業運動中的球迷/運動員關係,是不是愈來愈糟糕?職業運動中的暴力(無論是球員之間或球員vs.球迷),是否日漸增加?球場是否該對販賣酒品有更嚴格的限制?球員和球迷之間是否應該有更明顯的間隔和「緩衝帶」?

一切在目前都沒有答案,很可能以後也不會有。但我確定,如果我們以認真的態度來面對這椿事件,會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改變之處。我也相信,這一次的擦槍走火,只是偶發事件。99%的籃球賽還是很可愛、很不醜惡的,也有著良好的球員/球迷互動。

亂象過後,NBA還會繼續走下去。無論有多少前因後果,有多少「可是」和「然而」,只能對自己作出的行為負起責任,邁向暴風雨後的未來。

台灣籃球季開打

和北美或其他區域比起來,台灣的籃球季來得晚了點。如今在興農牛擊敗統一獅封王後,台灣籃球季終於要藉由HBL高中籃球、第一屆史坦克維奇盃亞洲男籃賽和進入第二季的SBL超級籃賽的陸續開打,漸次加溫。

歡迎大家一起重新迎接台灣籃球季的到來。每個不同的球季,總有著各自不同的挑戰和代表意義,今年也不例外。讓我們依次來看看即將進行的比賽:

●史坦克維奇盃:主角缺席 主辦獨具意義
由國際籃總推動,以前任國際籃總秘書長Boris Stankovic為名的史坦克維奇盃亞洲賽,第一屆賽事就讓中華籃協主辦,獨具意義。畢竟,因為政治關係,台灣已經有很久未曾舉辦亞洲級的成人籃球賽事。

史坦克維奇盃創辦的目的,在於增加亞洲各國之間的比賽,同時作為亞洲錦標賽的資格賽(qualification),用意值得肯定。如此一來,亞洲各國的國家隊等於每年都有「正式」的交手機會。

本屆史坦克維奇盃集東亞、東南亞的台灣、南韓、日本、菲律賓,以及西亞和南亞的科威特、卡達、敘利亞、印度等八支球隊,也算稍具規模。很可惜的,亞洲首強中國,以及近來異軍突起的伊朗雙雙缺席,使比賽卡司的成色減弱不少。

照理說,史坦克維奇盃的噱頭、場合,理應讓各國參賽意願濃厚。未能集各國於一堂的主要原因,在於今年比賽選定時間太過尷尬,各國本身職籃或聯賽的球季都已開打,國家隊的組訓和參賽都面臨麻煩,這是下一屆賽事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。

無論如何,對中華籃協,或是台灣球員而言,這不但是一次大好的機會,也是一個起點。

對籃協而言,多主辦籃球比賽、加強爭辦正式的賽事,對球迷、球員都是福音,有助於改善中華籃協以往在球迷眼中不甚理想的形象,更有助於讓台灣在亞洲的籃球地圖上經常發聲,增加「可見度」,經常「被看見」,可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。

台灣球員更需要經常性的和各國球員對抗、比賽,從正式比賽中吸收經驗。如果去年第一季的SBL超級籃賽告訴了我們什麼,那就是台灣球員的潛能需要被刺激、球技需要被開發。一旦有競爭、有刺激,球員的對抗性、求勝心、企圖心,都會往上提昇一個檔次,讓球迷感到訝異。

希望,史坦克維奇盃真會是一個好的起點,也希望中華隊能繼瓊斯盃之後再獲得好成績。瓊斯盃畢竟是一項非正式賽事,唯有在正式比賽中獲得肯定,中華隊才能洗刷過去兩屆亞錦賽帶給球迷的傷心。

●SBL:是成是敗等著瞧
由於史坦克維奇盃的舉辦,第二季SBL超級籃賽往後推延,一直要到12月18日才開打,大概比各國正常開打的球季晚了兩個月。SBL第二季的發展,將會引起很多人的關心、注意,事實上,也會是非常重要,非常值得觀察的發展。

記得中華職籃CBA嗎?開辦之初,前兩年也創下相當不錯的票房。之後就開始亂象叢生,大家爭權奪利、見錢眼開,最後的結果是,職籃五年中途宣佈無限期停賽。

台灣籃壇─無論是球隊、教練或球員─似乎都從那個時刻開始停止作夢和尋夢,直到去年…

本季SBL有著不小的變動。最大的變化,恐怕是整個聯盟的組織架構和權利義務,重新回歸到籃協底下來決定,而不像去年由「執行單位」ESPN+NIKE統籌規劃一切。多數由球隊人士組成的超級聯賽委員會,將負起主導SBL政策的責任。ESPN將回到原本轉播單位的位置,NIKE也重回贊助商的位置。

這一切的發展,將會影響到SBL的永續經營。甚至不該說是「永續經營」,應該說SBL是否能夠在往後幾年繼續擁有正面的發展,都看今年。

其他方面也有著很大的改變,而這應該是球迷們真正有興趣的部份。去年的九太,如今由東森購物台接手,去年的中廣改由緯來電視網接手。球員部份,九太(東森)以哈孝遠交換台啤的廖偉成,成為SBL第一椿球員交易。新浪釋出老將周俊三、黃春雄、熊仁正,分別轉至東森和緯來,台銀的許皓程轉至台啤,是比較重要的幾個轉隊球員。

教練方面也有改變。新浪改由劉俊卿接手,台啤的傅明仁離開,改由領隊閻家驊兼任總教練,助理教練黃萬隆因理念不合求去。東森的劉華林成為助理教練,改由金華國中教練鄭金城接掌總教練。

變動總是讓球迷感到無比新鮮和期待。以先前緯來主辦的百萬挑戰賽看來,SBL第二季的場上比賽,將會很有看頭。在球員重組之後,除了台銀仍嫌太弱,其他六隊實力都更加接近。而上一季的拼戰,使得從不作重量訓練的林志傑也開始洗心革面,練球超認真。另外還有其他球員,也私底下在苦練著。

對於球場上的SBL,除了教練的專業程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其他我完全不擔心,甚至感到樂觀。至於SBL的營運和組織架構,則持保留態度,希望經過過去的教訓,主事者和球隊都能學到一點東西。

●HBL:繼續墮落
是我的偏見嗎?感覺上,HBL逐漸成為一個只能靠有天份的高中球員來拉抬聲勢、吸引注意的聯盟。而目前的HBL,剛好停留在不太能再像以往一樣,吸引那麼多目光的時期。

在整體水準上,HBL似乎也有每下愈況的表現。高中生的拼勁依然,這也是HBL最強調的。但籃球場上畢竟不只是拼了就行,目前台灣高中球員的基本動作如何?攻防概念、團隊概念如何?對球賽的細部內容了解如何?教練和球賽是否給了他們什麼啟發?

看完HBL預賽之後,目前我得到的答案十分負面。面對高中球賽和高中球員,我們確實不該以成人級的水準來要求,但即使是如此,HBL的發展也不見得走在正確的道路上。我不想用「慘不忍睹」四個字來形容,但也很接近了。

其實話說回來,HBL不見得要吸引很多的目光。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職業賽、甲組球賽上,才是最正常的現象。HBL真正該作的,正如同它經常強調的「教育」意義,就在「教育」兩字。主辦單位是否提供了最佳的教育環境?教練是否給予球員全方位的教育、正確的教導?球員又是否得到、願意得到正確的教育?

把期望都放在像田壘、吳岱豪這種類型的球員身上,是很不明智、很不應該的。